繁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财政司司长谈税制改革(附图)
**************

  以下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今日(九月二十一日)傍晚出席新界东税制改革地区座谈会后会见记者的谈话全文(中文部分):

财政司司长:今日我很高兴有机会出席这次地区论坛,在一个半小时里,我听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总结来说有几点。第一点是大家都欢迎政府在这个时候把(税制改革的)建议拿出来讨论。大家都认为扩阔税基的方向正确,讨论税基、税制的安排是有必要的,亦认为这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当然有人对何时实施有不同的意见,我亦听到很多人士的意见。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担心税制改革会否加重低收入人士的负担,就这一点我在会场内重申政府的目标,就是不想增加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这是我们很强的原则。所以无论在低收入家庭的(现金)津贴、水费或差饷支援方面,我们都提了一些建议给大家参考和讨论。如果认为我们的建议不足以令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不会加重,欢迎大家提出如何可以达致这点。现在经济相对上蓬勃,失业率亦创了五年的新低,再加上通胀亦相对上温和的情况下,让大家有空间就税制进行讨论,而政府亦不需要增加收入,所有收入都会用来回馈市民。这方面大家有很多意见,我亦很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记者:刚才你说有人数十年来都认为税制很好,不用再改,你认为这些人只是看倒后镜开车,你可否解释一下?你是否觉得这样下去会车毁人亡?

财政司司长:过去税制很好,令香港今日在医疗、社福及教育的开支都能支付得到,这都是靠香港人过去的努力及税制上的优势。不过,我们有很多长远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所以过往的税制能否与时俱进,迎合现代化社会的挑战,这方面是需要大家共同去探讨。我认为现在提出税制改革的讨论是适当的时机,让大家更能认清如何迎合长远的挑战。

记者:刚才门外很多示威人士希望谘询会公开让市民参与,余下的三场谘询会会否考虑让市民自由参与?

财政司司长:我们有几方面的考虑。第一,今日出席的人士都是一些地区代表、地区领导,我认为他们可适当地代表地区的声音。一个地区很大,而我们会有四场谘询会,如果完全开放,我们很难掌握有多少人会出席,所以在会场等各方面的安排都有一定的限制。现在邀请的不单是区议员,而是地区的领导,这是很好的安排,所以未来三场谘询会仍会按照这个安排,但这并不代表地区人士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我们已应承如区议会邀请我们作深入的讨论,我们是很乐意参加,另外亦有很多其他不同的场合让地区人士、公众团体、商会或其他组织听取我们的解释。

记者:暂时有没有政党或区议会邀请你去参加他们的研讨会?

财政司司长:有些政党已作出邀请,而我们亦已参加了。

记者:无论是政党、议员或市民一般来说反对GST的声音仍然很大,并没有随 政府不断的解释而减少,你如何评估现时的情况?

财政司司长:我们把一些长远的挑战提出来,这些挑战不会自动消失,作为负责任的政府,我们是有这个必要拿这些问题出来让公众讨论。如果有人认为这些是将来的问题,今日不去处理,这是一个选择。我们现时是作一个全面、深入、广阔的谘询,九个月的时间现在余下七个月,我希望未来七个月有更多团体表达他们的意见,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些长远的问题。

记者:曾特首日前发表文章表示现在不再奉行「积极不干预」的政策,而是「大市场、小政府」,其实「积极不干预」与「大市场、小政府」有什么分别?是否代表政府会多些干预市场?

财政司司长:多位财政司司长在这经济理念上是非常类似的,都是以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之下,政府的角色是什么?其实政府的政策就是信任市场经济。如果市场能够发挥市场效力的时候,政府是无须介入。只在市场失去平衡的时候,政府才会介入。其实每一位财政司司长都有介入过市场,包括我自己。我在赤腊角做了新的展览馆,另外会展中心的扩建工程或是签署CEPA,全都是政府行为,因此我的八个字就是「市场主导,政府促进」。以往每一位财政司司长都曾经介入过市场,但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所以我觉得历任财政司司长,都是信奉市场经济,亦是与时俱进,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在理念上是没有改变过的。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2时38分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