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财政司司长在立法会就《二○○六年拨款条例草案》致辞全文
***************************

以下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今日(三月二十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二○○六年拨款条例草案》致辞全文:

主席女士: 

感谢议员就二○○六/○七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发表的宝贵意见。

我自一九九一年起曾在这议会当了七年议员。在这七年间,我在这个议事厅见过不少针锋相对,雄词伟辩,甚至咄咄迫人的火爆场面,但始终不失议会的尊严及庄重。近来,不知是否为了在媒介保持曝光率,还是个人修养问题,我发觉部分议员的遣词用字越来越哗众取宠。在上星期就预算案的辩论,有不少议员的演词,内容空泛矛盾,缺乏长远目标。议会是一个严肃的地方,各位议员的一言一行对我们的下一代有重要影响。我希望大家能为年青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亦很高兴见到有不少议员,例如曾钰成议员及刘千石议员,在上星期发表了很值得欣赏的演词。他们保持了对议会应有的尊重,而且能说出问题所在。曾议员提出了政府在经济发展应担当什么角色的问题。刘议员则指出了政府开支与税项的紧密关系。我会在稍后就这两个课题作出回应。我也要多谢已公开表示会就《2006年拨款条例草案》投赞成票的各党派议员及独立议员。

今年的预算案发表后,社会上有非常广泛的讨论。一方面大家喜见经济稳步复苏,政府财政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正因为这样,不少人士对政府的期望,包括大幅减税或增加福利等,也同时有所增加。他们有这样的看法,我十分理解。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我很高兴见到,多个独立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都支持审慎理财的原则。

经济发展

本月初,嵿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发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香港纳入国家的总体发展框架之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角度,强调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以及支持香港发展金融、物流、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嵿总理在会后的讲话更指出,香港对内地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非常感谢中央政府的支持,我深信香港一定可以抓紧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配合国家的发展。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际都会。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贡献祖国,发挥我们的优势,建设一个公义、仁爱及充满活力的大都会城市,是我对香港的愿景。经济持续发展,建基於能带来长远及即时利益的政策。在预算案中,我勾画出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政策,包括:

* 审慎处理公共财政;
* 扩展人民币业务;及
* 汇聚精英人才。

上述三项是我们众多政策中,对未来经济发展有最重要影响的。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我们的政策,在整体规划上,也要与内地共赢,做到互利(Complementarity)、合作(Co-operation)及良性竞争(Friendly Competition),亦即三个「C」的原则。

金融服务是香港其中的一项重要优势,现时发展非常蓬勃,但我们仍须自强不息。香港具备完善的监管制度、先进的金融基建和国际级的专业人才,对内地的资金融通可作出重要的贡献。我们可为祖国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为内地提供高效率、多元化、多币种及具国际水平的资金融通服务和金融工具。这有助扩阔内地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同时亦可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达致互利共赢。我们未来的金融发展策略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在配合国家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积极促进香港作为内地的国际投资和融资平台的角色。要深化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扩展人民币业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若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好,会严重削弱香港的发展优势。当然,扩展人民币业务,必须配合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及步伐。

当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香港坚守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场不变。我对市场经济充满信心。若市场有秩序及良好地运作,政府就不应该亦不须干预;反之,我们就要介入。政府的角色是促进市场运作,以及确保一个公平及开放的市场。提供理想的营商环境、拆墙松绑、简化程序和降低遵从成本,是政府须优先处理的问题。

让我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提供开放及公平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可健康发展。政府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提升市民生活质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开拓新市场、减少贸易障碍等。《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扩展人民币业务,就是政府促进市场的例子。另外,有一些范畴是市场未必会主动参与的,就要由政府牵头,例如兴建铁路、机场、工业恏、科学园、主题公园、环保园等。我们会继续按「市场主导、政府促进」的原则,担当市场促进者的角色。

香港的唯一天然资源,就是我们的人才。我在预算案演词指出,哪一个经济体系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吸纳最多的人才,就能独占鳌头。本地劳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已大大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继「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有9 000多宗申请获批准后,我们会在本年上半年另外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吸引外地人才来港。这个新计划的特点,是没有规定申请人须先获本地雇主聘用。另外,我们又会额外提供1 800个宿位予本地大专院校,以应付本地学生及交换生的宿舍需求。这两项新措施在公布后都深受商界及大专院校欢迎。

投资基建既可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也可令生活环境更优美舒适,提升香港的竞争力。既然有多项在筹备中的大型基建计划,例如启德发展计划,我盼望社会能够尽快就这些计划达成共识,以便政府加快展开这些工程。正如我在预算案演词所说,在有需要时,政府会提高基建开支预算。在加快工程的同时,政府亦会探讨在香港生产预制组件的可行性,以纾缓建造业的持续严重失业情况。

公共财政

维持小政府,「应用则用、应悭则悭」,「力之所及、与民共富」及「投资未来、共享成果」,都是审慎理财的元素,也是我坚守的承诺,以满足社会对保持低税制、提供基本安全网及积谷防饥这些与公共财政有关的期望。

自我担任财政司司长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不断面对不同但互有矛盾的要求。在上星期的辩论,不同政党表达了不同诉求,例如调整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金额;增加幼儿教育资助;增拨用於防止家庭暴力、医疗及环境保护的开支;推行「全民性老年退休金」;为弱势社群增拨资源等等。同时,又有政党要求将薪俸税回复到二○○二/○三年度水平;对引入商品及服务税表示保留;要求减差饷等。林林总总,不能尽录。个别来说,这些要求都有一定的优点。不过,若作全盘考虑,结论就很不一样。提出这些要求十分容易,但要同时满足所有要求则绝不可能。我们必须厘定优次,作出适当的抉择。

正如我在预算案演词所说,处理公共财政最困难的地方,是如何在维持低税制的同时,又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的财政目标,是在未来数年的预算案持续取得收支平衡,以及把公共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维持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下。二○○六/○七年度的比例估计约为百分之十八。这比例较大部分已发展的经济体系为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比例就接近百分之四十。政府即使在低税制下,依然能为香港市民提供一流的医疗、教育、治安及房屋等服务,其实是充分体现政府在确保善用资源和物有所值方面的责任。过往我们亦没有因为政治压力而放弃这重要原则。

梁耀忠议员在辩论时曾以芬兰为例子说:「即使当时面对经济困难,当地政府仍然坚持投资人力发展,在教育方面还推行了我们经常提到的小班教学,又大量扩展专上教育,亦没有削减政府开支。」不知梁议员是否知道芬兰政府开支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呢?这些国家能够支持这么庞大的开支预算,原因是他们的税率高。香港市民会否接受高税制呢?事实上,特区政府在过去财政面对最严峻的情况时,仍然继续大力投资教育及培训。新成立的公民党的政纲就很有逻辑。他们的政纲提出有广泛基础的累进税制原则,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分配。我提醒大家,政府的资源,就是纳税人的资源。我们没有油、没有矿和没有金,也没有由树上长出来的资源。诚然,当有建议要求大增福利时,我们绝不能回避加税这问题。不同党派建议增加开支的同时,是否也愿意支持加税呢?但你们又同时要求减税,这是否自相矛盾呢?我引用刘千石议员的问题:「我们愿意付出多少?」

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做到的,就是提供基本的安全网。不过,有多位议员却以偏概全地指政府只拨1亿元扶助弱势社群,不够「体恤」。这是有意误导市民的说法。福利的总开支达362亿元,差不多是薪俸税的全部收入。福利的经常性拨款在下一年度亦有23亿元的增幅。这还未包括政府为照顾有需要人士在教育、房屋及医疗等方面的开支。

社会上有些声音,希望政府能为居住於偏远地区的有需要人士,提供短期交通费支援,以协助他们就业。在预算案中,我已公布在下一年度会试行为元朗、离岛及北区居民提供这类支援。政府会持开放态度,检讨该试验计划,并会研究其他鼓励就业和自力更生措施的可行性。除此以外,我亦已原则上接纳扶贫委员会的建议,为偏远地区的低收入人士提供一个交通费支援试验计划,目的是鼓励低收入人士外出工作。试验计划的执行细节,则要详细讨论。我们的目标是在二○○六/○七年度推出试验计划。儿童及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为了避免跨代贫穷,扶助弱势社群亦应在儿童及青少年阶段就开始。扶贫委员会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专责小组,正就这方面作详细研究,如何避免跨代贫穷。我对有关的工作表示肯定,亦对这方面的建议持正面态度。该专责小组会积极探讨有些议员建议的「儿童发展基金」。在未来数月,我们会检视现时为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那些为来自弱势社群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均衡发展机会的措施,令他们可以得到完善和均衡的身心发展。

有些人士断言,政府「刻意」低估二○○五/○六年度的盈余,以缩小减税的空间。其实,政府帐目包含开支及收入的预算,而该年度的帐目共涉及约4,800亿元。任何偏差都应从整体去看,当中绝不存在政府刻意低估或调高预算数字的情况。事实上,在每个月月底,我们都会公布最新结算。

截至本年二月底,综合盈余为120亿元,比一月减少了76亿元。根据最新估计,二○○五/○六年度的结算盈余会高於预算案所预计的41亿元,但实际高出多少,则有待二○○五/○六年度完结后才可正式计算。我们会在四月二十九日公布初步计算结果。虽然我很高兴见到情况持续好转,但也要提醒议员,过去七年的累积赤字已令财政储备共减少约1,900亿元。有些议员说政府有巨额盈余,所以要大幅减税或增加开支。这样的看法,若不是出於无知,就是存心混淆视听。难道经历过去七年的努力和艰辛日子,我们可以一下子忘记,而不去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吗?

香港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系。我们不能对周遭的挑战及威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当然不希望禽流感在香港爆发,也不愿见到美国经济出现波动而引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过,现实是我们不能当问题不存在而不作任何准备。一个有承担的政府,必须正视问题、未雨绸缪,绝不能掩耳盗铃、临渴掘井。

政府能透过节流及维持收支平衡,提早三年完成我在二○○四年预算案所提出的三大财政目标,实在作出了很大努力。对公共财政有认识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任务有多艰巨。虽然我们不可因此而自满,但这的确是一项值得自豪的成就。没有政府整个团队的群策群力和市民的鼎力支持,我们就不能达到目标。所以经过多年来的辛勤和努力,政府现时的帐目有所改善,各位议员的诉求多了,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有关我在预算案所建议的税务宽免措施,有些人认为不足。我理解每个人对足够或不足够有不同的主观看法。事实胜於雄辩。为此,我希望列举一些客观事实及数字,供大家参考。

事实一:在本港120多万薪俸税纳税人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实质税率是百分之五或以下。这样低的税率在其他已发展的经济体系属於绝无仅有。一个每年入息480,000元,有一名子女及一名与纳税人不同住及受供养的60岁或以上的母亲,而每年支付40,000元供楼利息的典型中产家庭,在我今年建议的税务宽减措施下,可节省薪俸税税款达9,400元,即百分之三十。这家庭的实质税率亦低於百分之五。

事实二:我制订的三份预算案,都没有落实任何新税项。今年亦是自一九九八年以来首次调低薪俸税税率,而且我建议的不是一次过退税的短暂措施。

我希望大家明白,公共财政刚开始有所改善,经营帐目经历多年赤字后首度取得盈余。这个形势得来不易,因此我绝不能轻率地大幅减税。若我这样做,必然被指为博取人心。无论如何,我感谢议员就减税所作出的各项建议。虽然我今年并没有采纳所有建议,但政府会在未来预算案的制订过程中审时度势,积极考虑有关建议。若我们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改善,我们会考虑进一步减税。有建议说政府应为副学士学费提供税务宽免,我们会抱积极的态度研究。另外,民建联提出为新生婴儿父母提供一次过的免税额,以鼓励生育。这建议很有启发性,值得政府认真考虑。

现时政府的收入结构并不健康。面对这情况,我采取务实的态度。我们的确有需要考虑引入有广阔基础的税项。现在的收入来源既有限又不稳定。土地收入是非常重要的收入项目,但这项收入在过去十年占政府收入的比率在百分之三至二十八之间大幅波动。其他主要收入也极易受经济周期影响。我们要接受的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公认,交一点税是应有的公民责任。一个公义仁爱的社会亦应建基於公民责任,而不是私利。政府独力不能令公共财政稳健,我们需要市民的合作,才能做到这点。

为了释除市民对商品及服务税的疑虑,我在预算案中建议一个约九个月的公众谘询,就政府的详细建议,包括一系列的宽免及补偿,征询市民的意见。在座有16位议员,当中不少属於不同政党,都在上星期的发言表示,对商品及服务税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不过,我很高兴见到,自由党表示可以接受政府就商品及服务税进行谘询,虽然他们大部分党员的选民都对该税项有保留。这是一个明智及负责任的决定。我希望大家能放下政治短视,在谘询期内,就有关课题作深入而理性的讨论,不要不问因由,逢税必反。

结语

主席女士,我深信今年的预算案已取得适当的平衡。低税制、小政府及相对低的政府开支水平,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我们亦要对未来的种种挑战保持警觉,做好准备。我在清楚考虑政府财政状况后,已尽力满足社会不同诉求,履行对市民大众的承担,在力之所及的原则下,与社会共享经济成果。我会继续投资基建,为香港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我会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依归,建立稳健的公共财政。有很多市民透过不同渠道向我表达意见,我希望藉此机会感谢他们;我亦感谢支持今年预算案的市民。我们除了要建设一个公义仁爱和充满活力的特区外,更要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特区,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尽我们应有的责任。我深信,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我们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令香港这国际都会迭放异彩。




2006年3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