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茶具文物馆展出唐代至二十世纪的珍贵茶具、茶诗与画
************************

  中国人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成为国饮始於唐代中期(八世纪),并为文人所推广。当时茶聚成为文人日常生活的消闲活动,从而建立中国独特的茶艺文化。

  茶具文物馆於今日(三月十五日)起至明年三月五日举行「茶诗陶雅:香港艺术馆藏品及茶具文物馆罗桂祥珍藏」展览,展出一百二十多件唐代至二十世纪,选粹自香港艺术馆及茶具文物馆罗桂祥珍藏的茶具,还有咏茶赏茗的诗与画,带参观者进入中国茶艺文化的美妙境界,共同享受「诗中咏茶、壶饰以诗」的乐趣和韵味。

  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随着唐代茶艺家陆羽(约活跃於七六○至八○○年)的推广,以及他的著作《茶经》得以奠定。陆羽是推动饮茶风气的重要人物,而《茶经》更是世界上第一部茶的专书,内容涵盖广阔,集中国古代茶艺的精粹。

  古代茶艺与文坛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以前,诗人较多以酒助兴,及至唐代开始有文人把茶与酒同时注入诗坛,其中的表表者包括著名诗人白居易(七七二至八四六年)。由於饮茶予人一种脱俗清雅的气派,有助激发文思、陶冶性情,故唐代不少文人雅士都是嗜茶之人。中唐以后,文人以茶会友已成为时尚的社交活动。至唐代末年,茶领文风的优势已大致确立。在这种有利条件的影响下,造就了唐、宋(九六○至一二七九年)以至其后历代出现了大量咏茶诗歌。

  香茗与茶具成为文人笔下的重要题材,不但对文坛影响深远,且为后世认识中国茶艺文化内涵,提供了佐证和贡献。唐代诗人白居易及宋代文学家苏轼(一○三七至一一○一年)纷纷创作与茶有关的诗句。连契丹民族诗人耶律楚材(一一九○至一二四四年)也深受中原品茗文化的薰陶,他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中形容喝茶的乐趣是「两腋清风生坐榻,幽欢远胜泛流霞」,点出品茗较饮酒更能获得清幽欢恬的享受,可见他给予茶极高的评价。

  清代乾隆皇帝(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嗜好品茗,他的茶诗作品共有二百多首,内容不乏采茶、制茶、烹茶、名泉、佳器等题材。自文人上及皇帝,他们对茶的爱好和热切追求,无不在诗词中尽情流露。

  由於接近水源的关系,不少盛产茶叶的地区亦是生产陶瓷茶具的腹地。伴随着茶艺及茶诗文化的成长,陶瓷茶具的发展亦一日千里,例如唐代的长沙嶱、洪州嶱和越嶱便烧制出各式注子和茶盏,宋代以建嶱兔毫斑茶享负盛名,明代(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则出现紫砂、瓷器茶壶,以及釉色莹润、有「中国白」美誉的德化嶱茶具,而清代(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更首创盖及多种色彩斑斓的陶瓷茶具。这些配合品茗而制作的陶瓷器皿,可说是集实用、美感、创意和茶艺文化的结晶,也反映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

  为配合是次展览,展厅的教育角将设有互动游戏及展板,加深参观者对《茶经》、历代茶诗和陶瓷茶具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此外,於五月二十日、六月十七日、九月二十三日及十月二十一日下午二时至四时在展厅内亦会举行「茶与诗」欣赏系列。多位讲者及导师会以茶艺欣赏和诗词创作为主题,鼓励及培育公众欣赏茶具和创作茶诗。活动费用全免,每节名额三十人,须预先报名。

  茶具文物馆位於香港中区红棉路十号(香港公园内)。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逢星期二休馆。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及活动详情,可浏览茶具文物馆网页:http://hk.art.museum,或致电二八六九 ○六九○或二八六九 六六九○查询。




2006年3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0时30分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