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立法会: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发言全文
******************

   以下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今日(十月二十八日)出席立法会施政报告辩论的发言全文:

主席女士:

  在刚公布的二○○五至○六年施政纲领,房屋及规划地政局一共推出四项新措施及十四项持续推行的措施。今天我想就本局几项的工作范畴向议员讲述有关的情况及我们的看法。

私人住宅楼宇供应情况

  首先,我想讲一讲楼宇和土地供应的问题。我们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定期发放每季的私人物业市场的住宅统计数字,增加市场资讯的透明度,让市民了解房屋供应的最新情况,帮助业界掌握市场去决定私人楼宇的未来建屋量。

    从刚於上星期发放的私人住宅统计数字显示,二○○五年直至九月底的楼宇施工量为一万一千七百个单位,较上年同期的一万三千个单位为少。表面上这些数字似乎使人关注到楼市会否出现所谓「断层」的情况。但楼宇的施工量并不全面反映新楼的供应。事实上,市场未来两至三年可供出售的一手私人住宅单位共超过七万个,包括-

第一,目前尚在兴建中的单位大概有四万个;
第二,已落成但仍未出售的单位大约一万七千个;
第三,政府卖出而可快将动工兴建的土地可提供约六千个单位;及
第四,两家铁路公司按照它们与政府协议的时间表,预计将於同期提供约九千个单位。

  上述数字尚未计算已完成补地价或契约修订的住宅土地可提供的约六千个住宅单位。由此可见,未来数年私人住宅的潜在供应量足以应付有关的需求,绰绰有余。

  至於较长远年期的私人楼宇供应方面,我深信发展商会因应市场的需求作出合适的决定。由於私人物业市场是由市场主导,业界须因应未来市场的供求预测去计划建屋量。当然每个发展商都有不同的发展策略以及各自对市场需求的估计,但大前提一定是,提供足够和合适的住宅单位,令市场可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确保土地供应充足

  政府在这方面的不可或缺责任就是确保有充足的土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经过上月底的卖地,「勾地表」内现时尚有32幅合共24公顷的土地供发展商选择,这些土地的面积有大有小,适合不同的发展需要,位置更遍布全港。此外,我们在未来五年内预留总共有大约254公顷的土地以供私人房屋的发展。为了方便发展商就物业市场的估计需求作出发展的准备,我们欢迎业界就他们有兴趣发展而不在「勾地表」内的土地向政府提出意见。我们快将筹备制订二○○六至○七年度的「勾地表」,我期望新的「勾地表」更能切合市场的需要。

处理剩余居屋单位

  目前,房屋委员会还有一万六千多个剩余的居屋单位有待处理。我们已开始积极研究出售安排的细节,包括销售对象、屋苑的推售次序、出售价格等等。我们的计划是在二○○七年起开始有秩序地分批出售剩余的居屋单位。我们期望在今年年底左右可就初步的构思与房屋委员会委员交流意见,并尽早公布具体的出售安排,以便增加市场资讯的透明度,同时令有兴趣置业的人士有充分时间准备。

楼宇管理和维修

  我们刚於上星期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公众谘询,就强制验楼及验窗计划听取市民大众的意见。

  我很高兴看到各界都普遍赞同有关强制验楼计划的大方向,并积极就建议计划的细节表达意见。其实强制验楼的建议已经在社会上讨论多时,我有信心今次的建议最终将获得市民和立法会接受,这是基於以下的理由:

第一,今次的拟议计划是建基於第一阶段公众谘询所取得的社会共识;
第二,我们在构思计划的细节时,通盘地考虑了市民的主要关注,包括部分财政上有困难的业主,年老没有收入的业主所需要的支援服务;这些我们在计划上都有照顾到;
第三,我们会采取合理措施去确保服务提供者的质素及其收费水平等;及
第四,我们汲取了过去在落实一连串的短期及中期措施所累积的成功经验。这些由香港房屋协会及市区重建局提供的财政及技术支援措施已见成效,并展现了妥善保养楼宇的好处,包括改善居住环境,帮助物业升值和减低楼宇保险费用等。我们会扩展这方面的支援,并推出其他配套措施。

  时至今日,社会上对改善楼宇失修问题的讨论已颇为成熟,共识亦非常明确。我希望立法会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依归,就强制验楼计划的细节多提供意见,并同意为解决楼宇失修问题定下重要的法律基础。倘若我们提出的建议获得社会大众认同,便会马上筹备所需的立法工作。我们期望在二○○七年将立法草案提交本会审议。

  同样地,我们亦十分重视公营出租房屋的保养维修问题。房屋委员会刚通过动用63亿元於未来五年主动为全港共六十多万个公屋单位进行勘察及维修。要维持公屋的良好状况,除了房屋署的努力之外,亦需要居民的通力合作,正确使用屋恏的设施,及早维修损坏的项目,以及承担适当的维修责任。

公营房屋发展

  讲到公共屋恏,我不得不提公营房屋发展的未来路向。公营房屋计划为约六十四万个低收入家庭提供安居之所,在提升居民生活质素和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性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尽管近年政府及房屋委员会均面对财政紧绌的问题,但我们在公屋方面的承担并无减少。我们的政策是继续将轮候公屋的时间维持於平均大约三年左右,务使有需要的家庭能尽早入住公屋,改善生活环境。

  公屋的兴建及管理所牵涉的资源非常庞大。为了使公营房屋计划得以持续发展,并将资源集中帮助有真正需要的人士,我们有需要检讨现时的编配公屋政策,致力减低空置率,并打击滥用公屋的情况。现时全港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居住在出租公屋,我们明白在制订任何措施时,必须在社会上获得广泛的共识。故此,我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公屋未来发展路向的讨论。

  特别一提的是,有关公屋租金检讨的司法覆核刚於上星期在终审法院进行了聆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坚决遵守,并依据法庭的判决处理租金的有关事宜。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关司法覆核凸显了有必要尽早建立一套客观、清晰、更富弹性及更能反映租户负担能力的「可加可减」租金调整机制。有待终审法庭作出判决之后,房屋委员会会就建立一套新的公屋租金厘订及调整机制谘询社会各界,务求达到广泛共识。当然,政府亦有需要就相关的法例作出修改,并与各位议员作深入讨论,务求得到立法会的支持,尽早落实一套完善的机制。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

  在规划方面,本局在未来数月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协助推展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发展计划。政府已於本年十月七日向本会汇报了公众谘询结果和下一步的工作。我们打算在现有发展框架下,引进新的发展规范和条件,以正面回应市民的诉求。我们会继续听取立法会、城市规划委员会、市民大众和入围建议者对这些新规范和条件的意见,希望在明年初可以敲定未来的具体路向。视乎入围建议者的回应,政府会制订详细要求,让建议者在发展建议邀请书框架下修订现有的建议。发展建议邀请书已留有足够弹性,让政府与建议者磋商,务求能选出最切合公众期望和公众利益的建议。

海港规划

  近日社会上就海港规划这课题又再有一番讨论,我想在此重申一下政府的承诺,除了现时的中区填海第三期工程、湾仔发展计划第二期及东南九龙发展计划外,日后不会再考虑在维港范围内任何其他有关填海的建议。我们的政策是继续以保护、保存和优化维港为目标。

  现今进行的中区填海第三期工程所得土地约18公顷,将用作兴建主要的运输基建设施,包括中环湾仔绕道,以及重置现有的海旁设施。绕道将以隧道形式兴建,其上面的土地仍可供利用。因此,填海所得土地超过六成约11公顷,将建造一条可供市民和游客享用的海滨长廊,并提供如休憩、观景及饮食的设施,方便和吸引游人享用。填海所得的土地,只有极少部分约2.6公顷规划为综合发展区。该发展区东面是低矮的园景行人平台,西面是横向型楼宇。我也想在此解释一下规划的情况,因为有数位议员都有提及。

  其实大家回忆起来就知道这个规划是经过法定程序,现时中环海旁的发展规划,即中区填海第三期所得土地的规划,早於一九九八年根据《城市规划条例》,开展法定的公众谘询程序,及后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於二零零零年获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核准,正式根据条例纳入中区(扩展部分)分区计划大纲核准图内。上述大纲图经过有关法定程序,明确规定分区内土地的用途和发展限制,以及任何新建及重建的建筑物高度限制。当然不可以说这是一成不变,不可以改,在《城市规划条例》下是容许修改,但是任何更改大纲图内的法定用途或更改建筑物高度限制的建议,都必须依照《城市规划条例》之下有关的条例,交由城市规划委员会作出考虑,并透过公众谘询的程序,在一个公开、公平和透明的程序,让市民对这些建议提出意见,提出他们支持或反对的理由,然后把所有的数据和道理,透过城市规划委员会开会后作出决定,才可决定是否给予接纳,最终仍要得到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

结语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各位议员过去对本局各项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宝贵意见。展望未来二十个月,我们需要继续得到议员的支持,才能顺利落实多项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立法工作,其中包括强制验楼计划、小型工程的规管机制,以及公屋租金政策的检讨等。我期望在互信合作、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议员携手合作,尽早落实上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多谢主席。



2005年10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2时5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