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寄给朋友政府主网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支持港府因应未来挑战而制定的政策架构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的访港工作人员代表团,就港府针对未来经济挑战而制定的政策架构表示支持,并预期本港经济短期内会出现轻微复苏,但这视乎外在需求能否回升。而长期的经济发展,则视乎香港能否充分掌握与内地关系日益密切所带来的机遇。

  上述乃基金组织代表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每年一度的第四条磋商结束时,发表的总结声明中的评估。磋商过程包括对香港汇率、财政及经济政策进行检讨。

  根据代表团的预测,香港2001年的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接近零,这与政府的预测一致。而倘若美国经济下半年回复增长,香港2002年的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将约为1%。

  代表团认为,香港正同时面对经济周期性显著衰退,及与内地经济日益融合而引起的结构性转型这两项挑战。代表团对香港应付这些挑战的政策架构表示支持。这包括:(一)维持规范化及具透明度的经济政策架构;(二)短期政策集中促进经济调整;及(三)继续推行改革,为日益与内地融合的经济提供支援。这些改革旨在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提升劳动人口的技术,及保持商品与人力市场的灵活性,以支持联系汇率制度。

  基金组织亚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兼代表团团长 Markus Rodlauer表示:「政府当局已制定适当的政策应付这些挑战,我们深信香港有能力克服这些挑战。」

  一如以往,代表团大力支持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并提到联汇制度是香港规范化政策架构的支柱,也是「一国两制」原则的重要特色。联汇制度保持稳定,在增进各界对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信心上发挥重要作用。支持联汇制度的因素包括审慎的财政管理、灵活的商品及人力市场、稳健的金融体系及庞大的外汇储备。

  代表团指出今年公共财政赤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显著衰退,但鉴于目前经济疲弱及前景不明朗,不宜采取会即时产生强烈效果的措施,以抵销因经济周期而引致的收入减少。然而,代表团对近年财政状况呈现结构性问题表示忧虑,并建议香港及早采纳全面的中期削减赤字计划,以扭转政府支出占本地生产总值百分比持续上升的趋势,及巩固收入基础。

  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表示:「我们欢迎基金组织代表团对香港经济的评估。我们同意代表团的意见,认为香港要确保货币与金融政策架构继续有效运作,必须处理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转型所带来的挑战。这包括在适当时间内恢复收支平衡。」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欢迎代表团支持联系汇率制度,并表示:「香港在这异常困难的一年经历经济大幅衰退,基金组织支持香港的政策架构,包括联系汇率制度,将有助巩固国际金融业界对香港制度的信心。」

  基金组织代表团于1月11日至24日在香港进行第四条磋商。其间,代表团曾与私营机构及政府官员进行讨论。

──────────────────────────────────

  以下为代表团就磋商编制的总结声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有关香港特区

的第四条磋商总结

2002年1月

近期发展与前景

───────

  香港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强劲复苏,但去年全球经济放缓令香港经济再受打击。在利好的外围环境下,香港经济于1999年开始复苏,2000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更达10.5%。然而,去年全球经济转趋疲弱,香港出口因而大幅减少。尽管本地需求仍然支撑了一段时间,但最后也难以扭转形势。有鉴于此:

- 2001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估计会下跌至接近零;第4季失业率攀升至6.1% ;

- 消费物价下跌约1.5%,是连续第3年下跌;及

- 资产价格下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近25%,反映全球市场走势。

  香港经济可能会在短期出现轻微复苏,但这视乎外在需求会否增加。倘若美国经济在2002年下半年回复增长,及新兴金融市场出现复苏,预期2002年香港全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会增加1%左右。虽然物业价格及租金以至进口价格的走势仍然向下,但预计通缩压力会随着经济活动复苏而舒缓(注1)。

  以上经济预测的准确度取决于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与力度。倘若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较预期迟或力度较预期弱,均会直接影响香港对外贸易环节,对商业及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会减少,令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调。不过,预期内地经济会持续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应能有助减轻以上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虽然难免受到全球及区内金融市场震荡的影响,但一般国际常用的承受力指标显示其状况仍保持稳健,这包括经常帐的大量盈余、庞大的储备、没有政府债务,以及稳健的银行体系。

  内地日趋开放,不断与全球经济融合,香港特区经济的长期发展将视乎香港特区是否能充分掌握与内地关系日益密切所带来的机遇。虽然预计香港特区的得益会超越所要付出的代价(特别是未来几年贸易创造将多于贸易转移),但最终要视乎香港能否成功转型,以维持及提升其作为中介角色的优势。

政策事项

────

  香港经济同时面对周期性显著衰退,及与内地经济日益融合而引起的结构性转型这两项挑战。代表团认为政府当局已定出适当计划来应付这些挑战,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范畴:

- 维持规范化及具透明度的经济政策架构,这套政策架构在过去20年一直行之有效,对经济有莫大裨益;

- 短期政策集中促进经济调整及协助受影响最严重的人士,同时保持及巩固经济市场导向的特质;

- 继续推行改革,为日益与内地融合的经济提供支援。有关改革包括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提升劳动人口的技术,以及确保商品与人力市场具备灵活性,配合联系汇率制度。

财政政策

────

  虽然经济大幅衰退是引致今年财政赤字增加的主因,但近几年财政状况呈现结构性问题。这需要从根本作出补救措施。财政赤字由2000年财政年度占本地生产总值的0.6%,大幅增加至2001年财政年度预期的4.5-5%的水平,主要反映经济突然大幅放缓,令财政收入减少。鉴于目前经济疲弱及前景不明朗,代表团同意暂时不宜采取会即时产生强烈效果的措施,以抵销因经济周期而引致收入减少的情况 - 事实上香港在过去几十年财政表现卓越,提供了足够的储备缓冲了暂时性的赤字。然而,过去几年不断累积而形成的庞大「营运」赤字(经常性收入减去经常性支出),表示财政状况存在基本的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加以纠正,以确保公共财政能长期保持稳健(结构性转型及人口变化趋势预期会对财政状况带来额外的影响)。

  因此,代表团建议及早采取全面性中期削减赤字计划。代表团欢迎政府当局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采取积极及开放的态度,并密切期待两个政府委员会(分别为「检讨公共财政专责小组」和「税基广濶的新税项事宜谘询委员会」)快将公布的结果。在解决长期的财政问题上,必须同时扭转支出占本地生产总值百分比持续上升的趋势,以巩固因结构性转变而被削弱的收入基础。

- 支出方面,教育及医疗服务的需求预期会逐步增加,这对公共财政将构成极大压力。为抵销相应支出,政府须提高服务收费(同时制定措施保障有需要人士)及增加私营机构参与提供此类服务。我们支持政府当局对公共开支(包括公务员开支)进行全面检讨,以找出可以节省支出的环节。

- 收入方面,我们认为长远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应包括某种形式的低税率和濶税基的消费税。鉴于需求疲弱,现时并非推出消费税的适当时机。但是,由于筹备至实行税项需时甚久,当局应尽快展开筹备工作。

- 我们建议政府当局在2002年财政年度应避免预算赤字进一步恶化,以及在可能情况下开始推行必要的改革,使政府收支预算在中期内回复平衡。

联系汇率制度

──────

  一如过往,代表团大力支持香港特区继续推行联系汇率制度。联汇制度是香港特区规范化的政策架构的支柱,也是「一国两制」原则的重要特色。联汇制度在增强对香港特区作为金融中心的信心发挥重要作用。尽管物业泡獄爆破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经济亦能适当地应付过往周期性及结构性转变所带来的冲击。联汇制度能畅顺运作,实有赖审慎的财政管理、灵活的商品及人力市场、稳健的金融体系及庞大的外汇储备。

结构性改革

─────

  正如上文提及,由于内地亦正经历变革,并且日益开放,与全球经济融合,因此香港特区面对的其中一项主要挑战,是应付因与内地关系越趋密切而出现的结构性转型。香港特区的经济活动会步向高增值环节,低增值服务(如后勤办事处)则会迁往内地。这种转变为香港经济带来重大机遇,但也同样带来挑战,香港的经济实体、市场及政策的灵活性将会受到考验。主要政策议题包括:

  金融业政策-香港特区具备发展完善的法律及监管制度,以及现代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其金融体系是亚洲以至全球最先进的金融体系之一。代表团欢迎快将完成立法程序的《证券及期货条例草案》,该条例草案将会合并及更新现有法例,提高透明度及加强投资者的保障。展望未来,来自全球金融市场及内地新兴市场的竞争会越趋激烈,香港特区必须继续改进市场规则及加强实施有关规则。政府当局致力保持香港市场比竞争对手「先走一步」,是正确的做法。代表团鼓励政府当局严格执行现有法例、规例及行业守则,以确保能做好企业管治、公开财务资料、保障投资者及除牌规定等。我们亦赞扬政府当局不断努力提升金融基础设施,为投资者及中介机构提供最有效率及最安全的营运环境。代表团欢迎香港特区同意参与基金组织的金融环节评估计划(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me),这项计划将为我们提供与同类型经济体系的比较和就香港的守则与标准、监管方法及金融业内脆弱的环节进行评估。

  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及最近经济衰退的影响,银行体系资本仍然充足。银行业经营环境的竞争日益激烈,推动银行界寻求推出新产品、提高效率及进行合并整固。虽然此举有助维持盈利,但监管当局亦需要提高警觉,确保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足以应付新推出的业务及产品。代表团支持推出存款保险计划(包括根据风险分级的保费结构),唯是项计划应有适当安排以减低道德风险。代表团并建议尽早设立全面的信贷资料库,收集有关商业及个人借款人的资料。

  房屋政策-代表团欢迎政府当局继续全面检讨房屋政策,并鼓励当局转向采用目标对象更明确、更有效率及以市场为本的资助计划。由于物业价格与按揭息率下调,资助置业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与私人住宅市场的目标对象重叠的情况日益严重。政府当局在停售居屋后检讨有关计划,是进行改革的大好机会。我们支持政府当局计划逐步减低其在房屋范畴方面的干预(以提供资助贷款及租金津贴代替政府建屋的做法)。

  劳工市场及相关政策-结构性转型的步伐因香港特区经济与内地日渐融合而加快,令劳工市场备受压力,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最近失业率上升主要受周期性因素影响,但劳动人口技术错配的情况日益严重,亦引致结构性失业率上升及收入差距扩大。在一些发展迅速的高增值服务性行业,技术工人供不应求,但低技术工人的失业率则持续上升。经济活动减少及内地移民流入香港特区令情况恶化。我们支持政府在同时减少干预劳工市场的运作的情况下(例如透过实施最低工资)处理这些问题的整体方案。方案内容主要为:(1)透过改善教育及培训,提升劳动人口的技术;(2)协助失业人士转业;及(3)向有需要人士提供社会援助,。我们特别欢迎政府当局日益重视改善教育。根据我们对引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的分析结果(注2),改善教育及提升工人的技术是减少收入差距的主要方法,因为此举能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赚钱能力。

  营商成本-具竞争力的营商成本,与香港特区的经济前景以及能否藉与内地融合而得益息息相关。去年政府当局在广播、电讯、运输及能源等受监管行业推出多项促进竞争及降低成本的措施。鉴于香港特区没有全面的竞争法,代表团建议政府当局继续密切留意不受监管环节的竞争事宜。

  统计数据-香港特区编制及公布全面及可靠的经济统计数据。香港特区按时向基金组织提交数据,以供监察及刊载于《国际金融统计》内。此外,香港特区也遵守「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pecial Data Dissemination Standards)。代表团欢迎政府当局计划在2002年内开始公布国际投资统计资料、外债数据以及以生产为计算基础的本地实质生产总值季度数字。我们亦期待政府当局在采纳应计制(或称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会计标准后,于下年度开始将政府财务数据刋载在国际货币基金的「政府财务数据」(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年报内。

(注1) 虽然代表团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但其初步研究所得反映近几年的通缩主要受周期性因素影响。

(注2) 代表团的分析显示,近几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主要反映技术工人薪酬上升(亦即教育水平较高带来的额外收益增加),而不是低收入工人的实际收入减少。

──────────────────────────────────

代表团谨藉此机会对政府当局在第四条磋商进行期间的衷诚合作与热情款待表示谢意。

二○○二年二月五日(星期二)

  • 财政司司长谈话内容 (05.02.2002)


    寄给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