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政司司长在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会议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四月二十九日)在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会议致辞全文:

史会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史立德)、吴议员(立法会议员吴永嘉)、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会议。我知道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政府在「再工业化」方面所推行的资助措施,今天便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

  为推动社会和经济持续及多元发展,今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之一是发展创科,以带动整体经济结构升级转型、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及改善市民生活质素。现届政府至今在这方面已承诺投放过千亿元,并致力蓬勃创科的生态环境,近几年的努力已渐见成效。在上年(二○二○年)九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中,香港在创新能力方面于亚洲位列第三。

  事实上,香港的本地研发总开支由二○一四年的167亿元增加至二○一九年的263亿元,增幅达57%。研发人员人数同期亦由平均每10 000劳动人口约有75名,增加至每10 000劳动人口约有90名。现时本港约有36 000名研发人员。而初创企业雇用的员工在同期亦由约2 400人,增加至约12 500人。

  「再工业化」是本届政府推动创科发展的其中一项主要工作。香港工业界拥有深厚的根基、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广阔的商业网络。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一方面毗邻庞大的内地市场,同时亦是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加上我们一流的通讯网络基建、基础科研力量和优秀的服务业,可为生产商提供跨产业链的综合支援。在《2020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获评选为全球第五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我们应把握香港的既有优势、创新科技的大潮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推动香港的工业向先进、高增值方向发展。

  政府近年积极在资金、人才、基建、技术及科研五方面支援工业界,推动「再工业化」,发展以新技术及智能生产为基础,但不需要用地太多的先进制造业,为香港的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为青年人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

资金

  首先在资金方面,特区政府的「创新及科技基金」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设有多项资助计划为业界提供与「再工业化」相关的资助。基金在去年七月底推出了「再工业化资助计划」,以1(政府): 2(企业)的配对形式资助生产商在香港设立新的智能生产线,最高资助额为获批项目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上限为1,500万元。计划的资助范围涵盖在香港设立新智能生产线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机械、设备或仪器的购置、安装及投产成本,以及就设计和建立相关生产线而委聘技术顾问的费用、员工培训开支等。

  截至今年三月,我们收到共13宗申请,并已批准支持其中九个项目,涉及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建造、印刷、医疗器材、纳米纤维材料等行业,总资助额约爲5,500万元。让我略略介绍几个获批项目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一间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将建立一条中央厨房的智能食品加工生产线,透过应用工业物联网、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提高生产流程效率,并加强品质管理和食品安全,增加市场竞争力;

(二)一间本地科技公司将会建立一条智能生产线,用以制造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智能静电纺丝,解决传统针形静电纺丝生产线的常见问题。智能生产线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品质;及

(三)一间本地生物科技公司将建立一条智能生产线,生产生物晶片作诊断疾病时的快速检测用途。该公司将透过应用实时数据、机械臂系统等智能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品质,减少产品被污染的机会。

  与此同时,提高香港的研发实力是推动「再工业化」的重要一环。「创新及科技基金」亦有资助计划支持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及促进科研。例如「企业支援计划」以1:1的出资方式为企业提供资助以进行内部研发,每个获批的项目资助金额最高达1,000万元。

  由二○一五年推出至今年二月,计划已支持161宗申请,涉及140间公司,当中公司投入约5亿5,300万元,基金投入约4亿8,400万元,可见这计划广受业界欢迎。

  企业亦可与本地的研发中心、大学及其他指定公营科研机构,例如生产力促进局,合作进行研究项目。企业可透过「创新及科技基金」的「伙伴研究计划」申请达费用50%的赞助,并拥有项目的知识产权,以便将研发成果商品化。截至今年二月,已有107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总额约为2亿2,000多万元,显示业界积极参与合作研发。

  此外,「创新及科技基金」的「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可以就企业委托本地大学或其他指定公营科研机构,例如政府成立的研发中心所进行的研发项目,申请金额达开支40%的现金回赠。到今年二月,有超过1 550间公司获批共约7亿5,000多万元的现金回赠。

人才

  为培育人才及鼓励本地企业安排员工接受高端科技培训,以配合高速的科技发展,政府于二○一八年八月推出了「再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以2(政府): 1(企业)的配对形式资助本地企业人员接受高端科技培训,尤其是与「工业4.0」有关的培训。每间合资格企业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资助上限为50万元。截至今年二月,计划已批出逾1 900宗培训资助申请,资助逾3 700名本地企业人员接受培训,总资助额超过2,900万元。基金的「研究人才库」亦为在香港进行研发活动的科技公司,提供最长三年的资助以聘用研究人才进行研发工作。到今年二月,我们已批出约7 000个研究人才申请,涉及资助额约为25亿元。

基建

  特区政府在创科基建方面亦投放了不少资源,以支持「再工业化」的发展。鉴于制造微电子产品需要特定设施,例如危险品储存仓库、生产环境要求极高的超洁净空间、专门的化学废料和污水处理系统等,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正在元朗工业邨发展微电子中心,预计在二○二三年落成后,可提供约36 000多平方米的楼面面积。除了配置上述的专项设施,中心亦会提供共用配套设施,例如共用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测试分析实验室、辅助办公室、会议室、共用工作空间等,以吸引生产微电子产品企业进驻,推动高增值行业的研发和科技应用。

  此外,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数据技术中心已于二○二○年竣工,先进制造业中心则预期于二○二二年落成,科技园公司已分别就这两个项目展开招租工作。科技园公司并会运用政府100亿元拨款的部分资源,向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数据技术中心的租户提供优惠措施。

技术及科研

  技术方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一直协助传统工业提升技术和转向高增值生产,以逐步升级至「工业4.0」。生产力局的主要工作包括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PT),推行「工业4.0升级与认可计划」,以及透过共同设立的科创中心,协助业界加快采用创新的工业技术,推动智能产业和数码制造的发展。

  生产力局亦营运「知创空间」及「Digital@HKPC」,协助业界迈向智能生产。「知创空间」为初创企业、中学和大学生及毕业生提供工作空间、设备和技术支援,协助他们将创新意念转化成产品原型及成品,以培育本港的初创文化及推动「再工业化」。而「Digital@HKPC」则向业界展示以「工业4.0」为主题的智能创新产品、物料、机器及制造过程场景和案例。

  刚才我已经提到,提高香港的研发实力是推动「再工业化」的重要一环。所以,由特区政府成立的五所研发中心,即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和汽车科技研发中心,亦会继续进行应用研发工作,并与业界紧密合作,促进研发成果商品化及推动「再工业化」。

结语

  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科生态环境,让「官、产、学、研」各方共同推动和发展创科,并在不同的层面及范畴积极为「再工业化」提供资助,促进香港「再工业化」整体的生态环境发展。我们非常鼓励本地业界在新常态下抓紧「再工业化」带来的机遇。我期望透过「再工业化」,令「香港制造」这个品牌再显光辉。

  厂商会长久以来都是特区政府的重要伙伴,我们会继续与厂商会紧密合作,为香港的厂商开创更多发展的机遇。最后,我感谢厂商会多年来对香港作出的贡献,希望和大家携手为香港的「再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共同努力。谢谢各位!
 
2021年4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0时44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四月二十九日)在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会议上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