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答问会答问内容(一)(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四月八日)上午在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答问会的答问内容:
 
黄国健议员:主席,这次完善选举制度其中一个目标是要落实「爱国者治港」。近来,社会讨论较多的是要落实「爱国者治港」,除了要优化治港班子和公务员团队,增强管治效能外,就是培训人才的问题。我想问特首,政府有没有具体方案,如何培训一些爱国者作为治港人才,参与特区的管治?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特首。
 
行政长官:多谢黄议员。黄议员提出的问题非常精准。事实上,这次全国人大决定,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的五个目的,其中一个就是希望透过完善了的选举制度,可以切实提升治理效能;不过我亦公开说过,有了好的选举制度,有了好的、可以配合又制衡我们的立法会,都不会自动提升治理效能,要提升治理效能需要有人才。当然,作为特区政府,我们是管治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政府的治理人才至为重要。在这个工作方面,我们还在筹谋中,不过我觉得起码有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培养公务员。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培养公务员,不但在他们的治理能力,亦要在他们的治理理念,包括深切认识「一国两制」的精神以及《宪法》和《基本法》,唯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公务员队伍里的都是治港的爱国者。另外,公务员的各方面培训,大家都记得,我在很早阶段的《施政报告》已经提出要成立一所公务员学院。当然我们现时也有做公务员培训的工作,但不算做得很有系统和规模,亦没有凸显17万名公务员需要重点培训的特征,所以建立一所永久的公务员学院,我觉得非常有需要,中央对此亦是大力支持。要建一所全新的学院需要几年时间,现时选址、设计已经开始,但仍要几年时间,所以我们先会将现时在北角政府合署用作公务员培训的地方重新整合,争取在今年年底先成立临时公务员学院,让我们进行有关培训。我们亦成立了一个很高层次的谘询委员会,由冯国经博士领导,无论在了解香港和内地的发展、大湾区的重要性和国际视野方面,为我们未来培训公务员制订有关课程。
 
  第二个功能是为社会培训政治人才。在这方面,我希望主导性是来自社会,无论是政党或一些智库,希望透过他们的工作培训更多治理人才。特区政府会全面配合,包括如有一些获培养的人才希望能够有一定的政府经验,他可以参加我们为这些年轻人士提供的实习,或我们早期推行的「影子计划」,可以跟司长、局长熟悉环境,亦可以加入政府的委员会。
 
  我觉得我们可以「两条腿走路」。后者属于非公务员体系里的政治人才,我在此呼吁在座的各个政党一同努力;如果在政府和议会中没有治港人才,再好的制度也很难帮助我们提升整体特区的治理效能,从而为香港市民服务。多谢黄议员。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黄国健议员。
 
黄国健议员:主席,我想再追问一下,大家都知道,「爱国者治港」人才要成才是需要有实战环境,所以我想问得具体一点,会不会考虑或是已经有方案,在各个政策局增加例如副局长、政治助理之类的职位,让多些人可以在实际环境里培训成才?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这个问题,原则上我都会认同,因为事实上政治工作和治理效能有一定的关系,可能跟一般公务员的工作有分别;但大家都知道,我已经快将完成第四年任期,所以在本届政府里,没什么空间可以重新再审视政治任命官员的规模和人数。我相信经过完善选举制度后,下一届政府需要再认真研究,如有需要,增加这些政治任命官员去配合公务员队伍做好管治的工作。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葛珮帆议员。
 
葛珮帆议员:行政长官,香港在「黑暴」期间深受假新闻和假信息所害,新屋岭、「831」这些假消息直接导致仇警,煽动暴乱,明明没有人死亡,但到今日竟然仍有人相信有。过去一年至今日,虚假信息亦影响香港的抗疫工作。政府呼吁市民做检测,就有人铺天盖地宣传说基因「送中」;用作追踪接触者的「安心出行」则被抹黑为用作跟踪、监视市民;政府鼓励市民接种疫苗,就有个人或组织针对疫苗作出误导和不实的言论,抹黑疫苗,导致有市民抗拒接种。行政长官,你就处理「起底」行为「武器化」已经开始了工作,而虚假信息每日都在影响政府的施政和社会的稳定,对完善选举制度的工作亦会有一定影响。我想问,政府何时会立法打击虚假消息,方向为何?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葛议员。如果我刚才说各位是议会乱象的最大「受害者」,那么我想特区政府就是假新闻的最大「受害者」。正如葛议员所列举,过去两年我们每一项工作都是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所说的很快就会被扭曲和被抹黑。我是很认真地处理这件事,在二月四日的行政长官答问会,我公布了几方面要优先处理的立法工作,其中一项是一系列有关信息发放、「起底」、私隐被损害的工作。在这范畴内,现在我们会优先──至少我们会做好一定的工作──就是有关《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的修订,因为这曾经在本会的事务委员会讨论,私隐专员亦非常支持这项工作,有关这部分我们会争取于本立法年度提交条例草案。至于有关假新闻或在网上散播仇恨的信息──叶刘淑仪议员是很关心的──我们现阶段正进行研究,看看外国的政府如何处理这件事。事实上,近年外国政府包括所谓西方民主社会亦要处理这事,否则会很难管治。有的处理方法集中在选举过程,有的处理方法是广泛性的、是日常可以做的,我们现正进行研究工作,但恐怕这工作未必能够赶及于本立法年度提交法案。但葛议员,你可以放心,这项工作我们一定会尽快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葛珮帆议员。
 
葛珮帆议员:行政长官,现时我看见政府每日就着假新闻、假消息,各个政府部门均疲于奔命,日日都在处理,消耗了很多香港的时间,亦消耗了很多官员去解决民生和经济问题的时间,所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紧迫的问题。行政长官,你会否承诺在你任内可以完成打击假信息和假新闻的立法工作?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政府的工作会按部就班做,我们完成了研究,就要决定是否用立法的方式处理,接着草拟法案,然后提交立法会,这涉及不少步骤。我可以承诺,我会亲自关心这课题,督促有关政策局跟进。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陈克勤议员。
 
陈克勤议员:多谢主席。行政长官,我有个问题在这个会议厅说过很多次,亦问过环境局、食卫局、发展局,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所以今天我想藉这个机会向你请教。大湾区的发展是我们国家的政策,你亦经常说要与湾区的城市有协同的发展,做到共赢。你经常将大湾区政策放在嘴边,但我看到你的官员似乎没有将你的大湾区政策落实,甚至可能是说空话,或者是当「耳边风」,因为他们把现在大湾区的中心,即是北区,所有厌恶性的设施──堆填区、焚化炉、厨余厂——都放在这个地方。这个所谓的边境地方——他们口中的边境地方——就是大湾区发展的中心。如果他们在制订政策时有大湾区发展的理念,怎会将20万个骨灰龛、10个尸体焚化炉、30间殡仪馆放在我们大湾区的中心?怎会将「殡仪城」放在我们三个口岸的正中心?我想问问,你的团队到底在大湾区发展规划这个概念方面,花了多少心思及有多认真对待?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主席,多谢陈议员。我留意到社会近日关心这个议题,不过我想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这个议题。香港的土地运用有其既有历史,当年由港岛往九龙、新界伸延,从这个历史角度,以前的北区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很多市民不愿意在市区见到的东西就放在北区,这是历史角度,不是个人或者官员看不到,因为官员没有水晶球。我想你刚才说的项目规划了至少10年以上,10年前可能大家都未看到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就是粤港澳大湾区会提升至国家经济规划的层面。沿用这种历史上使用土地的角度,就是这样去铺排,就等于那些堆填区,我完全明白我们现在的困局。首先要指出,我们不是故意——我知道有人会收看这个答问大会,尤其是深圳的市民——我们不是故意,明知道有一个很好的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我们和深圳市政府共同努力中的口岸经济带、有一个我们很想建设的「一河两岸」的创新科技园,我们不是知道有这些后仍然规划或许不太受欢迎的项目在那里,而是它有其历史过程。历史过程走到这一步——而走到这一步亦是有支持的,因为我们需要获得拨款,才进行这些前期工程——市民,或者是两地的市民,包括本会议员有关注,我们会尽量思考在历史以及满足香港的民生需求的前提之下——大家都说住的地方又没有、去世后连灵灰位也没有——怎样可以找到较好的安排,例如在设计方面,怎样可以令设施不会明显为周边环境制造不好的景象,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若完全放弃这个项目,对于在座很多议员关心多年的问题,即香港没有足够灵灰位设施、家人要轮候很久才能让去世的亲友入土为安或火葬——火葬某程度上是市民很希望可以尽快做到的服务——由于现时我们不是处理一个全新的项目,陈议员,是一个规划了很久的项目,你突然要叫停这个项目,影响是很大,不是纯粹大湾区的问题,亦是本港700多万市民民生迫切的问题。我可以跟你说,我也很关心这件事,也不是今天才关心,我们一、两年前已经看到,在大湾区的门口有这些设施可能会引起内地或北区居民担忧,所以将会要求有关的建设部门认真考虑如何兴建及往后怎样管理这些相关设施。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陈克勤议员。
 
陈克勤议员:主席,我不是在谈很狭隘的地区利益的问题,而是指出规划上有很严重的失误。特首,你的同事可能没有跟你说,在同一个北区之下,你们计划在和合石——你知道和合石是什么地方——兴建一条公共屋邨,建4 000个单位给10 000人居住,将阳宅和阴宅放在一起;接着你在大湾区的中心、口岸的附近建一个新的大型「殓葬城」,在逻辑和规划上到底怎样说服市民?当然我很希望——听到你刚才说的计划可以暂缓或调整规模,甚至是重新检视这个项目——希望你了解一下、想一想。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我没有说过要重新检视这个项目,我是向你解释很难推翻这个项目。至于土地的规划,这个是香港的特色。香港有1 100平方公里,但选择了用很密集式的发展模式,所以你会见到很多地方都是相对挤迫,亦不是说没有一些一般来说不应该设于毗邻的设施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我们现届政府这么重视——亦得到议员的支持——要开拓新的土地,要透过「明日大屿」、人工岛填海开拓新的土地,那就有很多空间可以作调动。如果没有新的土地,来来去去都困在这个情况之下,就会不断出现陈议员提及的不协调的土地运用。近年我们在规划、设计、绿化方面都尽量令这些社区可以更加宜居,从这些方面减低市民印象方面的不安。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石礼谦议员。

石礼谦议员:多谢主席。昨天我很感谢特首和一众官员向我们业界解释新的完善选举制度,我代表地产界和建筑界表示非常支持此方案。同时,我们很支持国家安全法,为香港带来社会稳定;经过三年,我们现在知道什么叫社会稳定,这是《香港国安法》带给我们的,而我们觉得完善选举办法为社会带来政治稳定。经过社会和政治稳定,国家领导人叫我们解决自己社会的矛盾、深层次的矛盾。我想问一问,由《基本法》赋予我们稳定与繁荣,第三部曲就是繁荣、社会和谐,我想听听特首如何达到第三方面——在已有稳定的情况下——让我们繁荣,走回一条正常的路。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石议员的提问,如果要详细回答需要很多时间。我在制作《2020年施政报告》的时候已经认为,我们既然有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当然当时我未知道还有一套完善的选举制度,但都盼望我们有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可以处理各方各面的问题——所以去年《施政报告》的标题是「重新出发」,当中有200多项新的措施;加上现在有完善选举制度,社会会相对和谐,议会亦会相对配合特区政府的施政,我有信心当中提及很多措施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落实,包括房屋问题、土地问题、创科的推进工作,以及各行各业都希望有更好发展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只需要按着已于去年十一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的蓝图逐项推进。也许大家未能完全明白我写这本《施政报告》的心路历程,我觉得是时候回到正轨,重新出发,尽最大努力解决每一项事情。虽然本人的任期只剩一年多,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落实我们对社会承诺了的工作,不会因任期即将结束而放松,或认为已不关我们事而不继续规划。你会见到在《施政报告》和近日推出的可持续发展,全部都是很长远的计划——二○五○年前达致碳中和 、二○三五年或以前全面取消(新登记)燃油(私家)车 ,这些全部都是很长远的工作——我们会继续推进,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讨论未来经济重新出发要如何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田北辰议员。
 
田北辰议员:我在完善选举条例原则方面的正面立场和争取了什么,社会都很清楚,所以我今天没有什么特别事情要追问。反而很多市民托我问你,现时接种疫苗的进度不是十分理想,而很多人接种疫苗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想方便将来返回内地或出国,但现在疫苗市场就好像分了两个阵营,互不承认,想接种的人亦在考虑应该接种哪款疫苗才好,会否接种了这款后,他日会去不了某地方。现时基本上回港人士无论接种了哪款疫苗,香港也会让他们入境,因为我们两款疫苗都有接种,但问题是前往别人的地方。我想问,如果你们将来跟低风险国家或地区——当然最重要是包括内地——谈疫苗通行,可否争取要全部承认现时最普遍、最多人谈及的两款疫苗?我相信如果你能承诺的话,对接种一定有很大帮助,亦会看到你现时对香港市民的关注,除了我们现时谈及的国家安全、选举外,还有这方面。在民生项目中,这是目前最迫切,人人都想知道,我在社区真的被很多人问及这事。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田议员关心我们疫苗接种的进度。事实上,我也是非常关心此进度。我们由二月二十六日开始接种,到现在都已超过一个月,截至昨晚刚刚突破了50万人接种了第一针;当然有不少人已经完成第一针和第二针的接种,但如果我们以接种了第一针而言,无论是复必泰或科兴疫苗来说,就是刚刚超过了50万,接种率只是百分之七点五左右。这不算理想,尤其是考虑到我们的能力,有些地方想接种也没有机会接种,又很偏远,我们的能力是我们有足够的疫苗抵港,我们有整套配套——社区疫苗接种中心、2 000个私家医生、18间普通科门诊可以安排接种,有网上预约、有电子针卡——在此配套下,未能呼吁、鼓励、吸引更多市民去接种,其实我真的很疑惑。如果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我很愿意聆听。
 
  你提出了一些办法,不过这些办法,有些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有些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外。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其实我们已经提出了。现在有几个行业的员工须要满足每14日接受核酸检测才可以做一些事情,譬如饮食业要开晚市堂食的话,员工做检测便可以;我们的诱因就是如果接种了两针疫苗,经过14日后有了抗体,就不用再做这些检测,这些就是诱因。跟学校的情况相同,很多校长对我说,他们希望恢复百分之百的半日制面授课程,现时是三分之二,我们亦告诉他们,让老师和员工完成接种便可以了。这些是很具体的诱因,但到今天都未能发挥效能,所以我在此要再次呼吁。
 
  至于对外的诱因,正如我刚才所说,不完全是我们能力范围所能控制,但我们也很努力。我亲自跟中央说过,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让我们有一定的方便,不需要14日检疫;我亦亲自跟广东省领导说过,大家也在探索,究竟在哪种情况下可以有序地——不可能即时全面恢复——让两地人民不需要在检疫14日的情况下往来。至于海外,我们已经重新启动与新加坡商讨「旅游气泡」,我们一定会做这些工作,尤其是一些低风险的国家。如果你说疫苗接种是这些工作中的一个议题,我们当然要争取所有在香港合法认可、安全、有效使用的疫苗都不应该被排斥或被歧视,但此工作是有一个国际角度。现时国际上正在做一件事,世卫都表示反感、反对,我们国家亦已发声,就是不要搞「疫苗政治化」、「疫苗民族主义化」,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我相信稍后如果世卫能够认可多几种新冠疫苗作紧急使用,可令大家的工作容易得多。现时香港两款已经认可作紧急使用的疫苗中,复必泰应该是大部分地方都接受,我相信国产疫苗稍后亦会获得世卫认同,因为现时已经有很多国家正在接种国产疫苗;当世卫认同后,希望令我们争取容易很多。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田北辰议员。
 
田北辰议员:多谢特首。我公开提出在接种两剂疫苗14日后,就可以豁免两星期一定要检测一次,这你已做了。另外我还提出了两件事,第一,就是限聚令可否由四个人变八个人?第二,就回港人士,如果现时有些是不准入境的,可否由不准入境变成21日检疫后,便可以让他们入境?如果让他们入境而需要21日检疫的,接种了两剂疫苗14日后,可否不用隔离?这两件事也会有很大帮助。顺带一提,菲律宾疫情最近大幅反弹,很多外佣雇主担心,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如果禁止他们入境,我们会很麻烦;如果接种了疫苗的可以入境,经过21日检疫,我相信大家都会很开心,这方面你又会否考虑?因为这些全都是由海外入境,我们香港可以自行决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田议员。你提议的事情,我们全都会考虑,不过在考虑跟落实的过程中,会有很实际的考虑,譬如我们要求某地方人士入境检疫21日,但还要他完成接种疫苗,我们首先要知道那地方有没有疫苗接种,有些地方根本没有疫苗接种,就等于不准入境,所以有些实际问题,我们要考虑。不过我可以答应你,所有可以呼吁、鼓励市民接种疫苗,或能解决市民经过年多疫情所受的困扰,我们都会做,包括本会不少议员向我提出,香港居民在广东回港有「回港易」,只要有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就不需要14天检疫,我们已经正在筹备将「回港易」扩展至广东以外;同时间,部分内地人如果拿到配额,亦可以「来港易」,因为同一个地方也是低风险,没什么理由会有不同对待。现时在我的清单上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建议,我们梳理和决定了怎样做后,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吴永嘉议员。
 
吴永嘉议员:多谢主席。随着公职人员宣誓条例落实和完善选举制度后,我相信我们应该可以建立一个爱国者团队;但在很多法案委员会或事务委员会内,很多政府官员提出的考量,都是美国、欧洲的标准和做法,而往往很少提及国家的做法和标准,甚至抗拒接受国家做法和标准。正正很近期的一个例子譬如是上周电子烟、加热烟的法案委员会上,他们完全没有拿出国家最新的标准出来讨论,是由我提出来的。我明白我们是「一国两制」,但我们亦在谈论大湾区融合,我们希望人流、钱流、信息流是可以流通的,但如果我们制订政策时,不多加考量——我不是说我们要看齐国家的标准和做法,但如果我们制订政策时完全不考虑国家的标准和政策,我们是没办法融合大湾区的发展。所以我想请问特首,你会否或有什么办法,可以令特区政府的官员多重视国家的科学、做法和标准,从而令香港可以更融入大湾区的发展?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吴议员的提问。这个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随着我们定位要让香港特别行政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须要从这个思维出发。当然,同时间我们亦不要忘记中央要求我们「一国两制」,所以香港有一套制度、有优势,譬如普通法、外汇没有管制,诸如此类,是应该维持的。但随着要与大湾区有更好的协同效应,是需要从这些标准方面去考量,不然往往一过了深圳河,这套标准便不适用,是另一套标准。那怎样去落实呢?其实这几年我都察觉到有转变,现时我们很多局、很多部门,我要求每日做一件事时,要思考内地的角度和大湾区的角度,甚至我们行政会议的文件,除了要看社会反应,或者有否经济效益等,我们要写一段有否与内地有关系的问题,或者叫Mainland implications。不过这恐怕属于一个过程,亦是一个历史问题,我们很多事物都跟西方标准,要很快、很短时间翻转过来,是需要一段过程。我可以和你说,我在这个议题上,在政府内部,我很重视亦抓得很紧。我亲自主持一个大湾区的督导委员会,所有司局长都在里面,我们经常都要开会讨论大湾区的新发展,我们应该怎样去融入、争取好的东西,或深圳有些新政策推出,譬如刚刚深圳又推出了方便港澳居民的措施,那怎样可以令我们能够受惠呢?这些工作每天都在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陈健波议员。
 
陈健波议员:多谢主席。特首,过去很多年政府施政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立法会乱象丛生和「拉布」拖延所致。凡事都政治化,政府做事便事倍功半,令香港的竞争力不断下跌,香港亦成为世界的政治角力场。眼见香港陷入这个政治困局,中央不得不出手使出「组合拳」,首先用国安法制止各种反中乱港的势力,接着提出了「爱国者治港」和完善选举制度。有了良好的管治生态基础,香港才能够前进,最终目的都是令市民安居乐业。但在新的选举制度下,有人担心不同政见者的声音不能在议会上表达,甚至得到采用,害怕香港以后的议会变成「单声道」。我想请问特首,在议会回复理性之后,政府如何把握这个新政治形势,与议员一起解决香港的经济问题、住屋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在解决这问题的过程中如何令香港社会各界都清楚感觉到政府真的欢迎和广纳不同的意见,鼓励大家齐心为香港的好处和将来发声?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陈议员的提问。陈议员的表述是准确的,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特别是本届立法会开首几年,出现这么多的乱象,令施政非常困难。当然在很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都争取做事,但真的很困难。我还察觉到,这可能是很深层次的困难,就是因为惧怕这个立法会,有些同事在制订政策时,在作决定和判断时,背后已经有阴影存在,甚至私下开会时会问,这件事是否需要送往立法会审议,如果要送往立法会便会「打折扣」——那种施政的热情便会「打折扣」,因为到了立法会就会被扭曲、被抹黑,甚至是人身攻击和发生打斗。幸好现时中央及时出手,否则伤害将会更大。这是我服务了40年后所得的观察和担忧。现在我相信这个局面将会改变,改变后市民对政府会有期盼,对议会都会有期盼;怎样去满足市民的期盼呢?当然要大家努力。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和看到香港的发展方向,然后齐心协力向这个方向迈进。事实上,陈议员,我们想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你担任财委会主席,会看到很多部门有很多议题想送来议会审批,期望可以落实。但另一方面,我们亦认同香港是多元社会,不应该变为「单声道」或「一言堂」,所以如何广纳民意,亦是往后特区官员,无论是政治官员或是公务员,包括议员,需要很认真地处理。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很重视公众参与,当时称为public engagement,事无大小都召开town hall meeting,我记得在出任发展局局长时多次为地区发展召开town hall meeting。是谁令这些地区广纳民意的平台被摧毁?就是反对派。他们凡有town hall meeting时便前来追击,便在会场内吵吵闹闹,需要出动警察维持治安,结果一事无成。希望这个现象会消失,我可以承诺一定会恢复多与社会各界,特别与基层增加这类互动的机会,从而可以吸纳社会意见。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陈健波议员。
 
陈健波议员:我认为所有议员,无论是来自功能组别或直选,都非常了解市民大众或者各行各业的真正需要和痛点,所以我肯定政府如果真的能够善用各位议员对社会的认知,然后去改善施政,绝对是香港的大好事。我希望政府或者官员都肯接受这个看法,真的把我们的意见看作是好意见,不要当我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其他区域的利益,希望真正地处理。当然,我也明白议员都有责任,如果那件事情是错的,或者他的看法是错的,我们真的有责任要解释给他们知道,亦不应该纯为政治的需要去做;但始终我觉得绝大部分的议员都很清楚需要,如果你能够听取一定对香港是大好事。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我同意陈议员,他说的往往都是肺腑之言。我举几个例子,在复活节前有一个星期三、四,议会正在辩论一个关于乡郊发展、没有约束力的动议,应该是由刘业强议员提出的,将香港的乡郊发展。那几小时我有全程聆听,我觉得会议上有很多好的意见,很多平时政府部门都不愿做,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所以我在翌日星期五的部门首长会议——不只是司局长,是百多位部门首长的会议——要求他们要认真研究,究竟在乡郊,特别是一些离岛,供水、保育、街渡服务、垃圾收集等有什么可以做。虽然居民并不多,但这就是以民为本的精神。我再次呼吁我的同事要认真去聆听和回答议员的意见。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周浩鼎议员。
 
周浩鼎议员:特首,在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之后,香港将可以重新出发,摒弃政治争拗才可集中精神去处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当中包括经济发展,这是十分重要。过去说了很多年经济多元化,再工业化亦说了好几年,但好像未见有很大起色。最近我做了一些研究,我见到一些成功再工业化的地区,制造业占当地GDP的百分比超过二十,有些数字可以告诉大家:以色列26.5%,新加坡24.8%,奥地利28.4%,香港只有7.6%,这是二○一七年的数字。特首我想请问,特区政府会否考虑做一些突破,订下一个硬指标,去指明将来制造业占本地GDP的百分比?有了指标就可以量度成效,可以有效鞭策和推进再工业化的发展。我知道特首你在研发开支已经订下指标,踏出了第一步,我想问会否再进一步将制造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订一个指标的百分比,有效推进再工业化?谢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主席。香港的经济需要多元发展,但同样地香港经济今日以服务业为主导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为香港经济带来无限裨益,亦令香港具优势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或「一带一路」建设,因为我们有优质、可靠的服务业。在推动香港经济更多元的同时,我觉得不是很适合去为某个板块订立一个硬指标,即使是金融业,也不需要订硬指标,当该个行业做得好,其份额自然就会增加。短短由我上任到现在几年间,金融业占香港的GDP由百分之十七增加至百分之二十一,但当然因为当中有萎缩的因素,其他行业萎缩而它扩大,那么它的百分比便因而增加。这些百分比是相对的,所以不是很适合这样去订指标。
 
  香港在再工业化或现在称为「工业4.0」方面,其实很有潜力。我们不是从事一些需要大量人手、大量土地、大量厂房的制造业,我们需要的是一些很尖端的制造业,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我昨天去香港科学园参观,其中一个项目是制造医疗科技的机械人,全部都在香港制作,当然有些配件来自不同地方,但装嵌和将来的生产也希望在香港进行。我们一定支持这些项目,事实上我们现在有拨款让其进行研发的工作,将来在将军澳工业区会有一个先进制造业大楼,我们会继续推进这些工作;但一定要知道香港在哪个定位的制造业最能发挥效益。现在我觉得一些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厂房的方面,我们具有优势,因为我们有科研,而科研所产生的制造业在未去到mass production,即大量生产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定位是可以发挥,这个工作我们会继续努力。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周浩鼎议员。
 
周浩鼎议员:特首,正正我亦看到香港绝对有潜力去进行再工业化,为什么我引的例子是以色列、奥地利,那些地方人口不是很多,也是800多万人,但他们一样可以做到很尖端的工作,我认同这个方向。不过为什么我提出指标,我觉得如果我们参考即使是内地──我们国家,很多工作的推进也是用一些指标去量度,所以我希望你回去能够考虑,如果能够订指标是一个新突破,我相信你也会一直推进再工业化的发展。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我回应周议员,我们需要更公开、大力地去说这些话:香港仍有工业的前景,不过是属于这类工业,不要让我们的年轻人觉得香港完全没有工业、完全没有制造业,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甚至所有行业都是金融业;其实香港是有潜力、有能力可以将我们经济的板块变得更多元。多谢周议员。
 
(待续)
 
2021年4月8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16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