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六题:创新及科技发展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振英议员的提问和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本年十月,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中建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此外,据报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最近表示,中央将进一步支持香港巩固及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及科技中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制订指标,用以衡量香港是否已发展成国际创新及科技中心;如有,详情为何,以及香港的现况与该等指标的距离为何;
 
(二)有否就香港发展成国际创新及科技中心制订时间表;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鉴于有市场调查机构预计,本年全球数码转型的支出将上升至约10万亿元,按年增长10.4%,反映企业在疫情下积极透过数码转型求存,政府有否详细的计划,协助企业加速数码转型,以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本届政府决心推动创科发展,带动经济多元发展,改善巿民生活质素,并为年轻人带来优质就业机会。
 
  就问题的各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及(二)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以至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具条件发展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世界级的大学、国际化及市场化优势、健全的法律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加上政府在推动创科方面的努力,香港正处于发展创科的极佳时机。
 
  自行政长官在二○一七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循八大方向推动创科发展以来,政府已投入超过1,000亿元推动创科发展,并积极在各项范畴推行多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其中,在促进科研合作方面,我们正全力推动在香港科学园建设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汇聚各地顶尖科研人员在港进行更多合作研发,发展香港成为环球科研合作中心。首两个平台分别是专注于医疗科技的Health@InnoHK以及专注于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的AIR@InnoHK,预计首批研发中心可于明年第一季开始陆续设立。
 
  我们亦正全力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港深创科园将成为香港历来最大的创科平台,联系全球顶尖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重点科研合作基地,与世界各地优秀的研究人才交流和合作。
 
  在汇聚科技人才方面,除了透过不同措施培育本地人才外,政府透过二○一八年中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输入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工作实施快速处理安排。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设立「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加大力度支持本地大学吸引国际知名的创科学者和其团队来港任职,维持本港在汇萃全球人才方面的竞争力,让本港大学在创科教研活动更上一层楼。
 
  政府透过不同绩效指标监察各项创科相关工作的进度。行政长官二○一七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为我们创科发展的工作定下具体和清晰路向。创新及科技局于二○一七年采纳了创新及科技谘询委员会提出的关键绩效指标,例如报告提出到二○二○年时,公营机构研发开支、初创企业数目以及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额应分别达到135亿元(当时价格计算)、2500间以及每年30亿元(当时价格计算)。本地创科界已在二○一八年提早达标,公营机构研发开支由二○一四年的92.9亿元增至二○一八年的135.05亿元。初创企业的数目由二○一四年的约1 100间,增至二○二○年的超过3 300间。风险投资基金在本港的投资额由二○一四年的12.4亿元,增至二○一八年的163亿元及二○一九年的99亿元,分别上升12倍和7倍。
 
  此外,二○一八年香港的本地研发总开支(公私营合计)达244.97亿元,较二○一四年的数字上升46%(见注),同期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由0.74%增至0.86%,二○一七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亦已把相关的目标比率提高至1.5%;研发人员数目由二○一四年的约2.9万人,增至二○一八年的近3.4万人。本地创科公司在国际赛事屡获奖项,并已有数间本地公司成为独角兽企业。
 
  香港推动创科发展也获得国际认可,今年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与科技基础建设有关的全世界排名,香港由第18位上升到第七位,与数码竞争力有关的全球排名香港则由第11位上升到第五位。Mastercard与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共同发布「数码智能指数」报告,显示香港成为全球最先进数码经济体之一,分别于亚太区及全球排名第二及第三。
 
  当然,我们明白创科的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的竞争亦日趋激烈。政府会继续与持份者紧密沟通和协作,为本港创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向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目标迈进,并会不时检视及更新我们在这方面的绩效指标。
 
(三)政府一向透过不同的措施和资助计划鼓励各行各业多应用科技,协助企业加速数码转型。政府在二○一六年十一月推出「科技券」,支援本地企业/机构使用科技服务和方案,以提高生产力或将业务流程升级转型。另外,政府亦在今年五月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有时限的遥距营商计划,支援企业采用资讯科技方案,在疫情期间继续营运和提供服务。
 
  此外,政府亦针对个别界别成立专项基金,例如在二○一八年分别成立了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和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鼓励建造业和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使用科技产品。有见及艺术与创新科技融合的新趋势,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了成立专责小组制订发展及推广艺术科技的策略和措施,及积极推动有关界别申请拨款进行科技与艺术互融的发展和推广计划。
 
  政府亦十分重视本地科研机构或企业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工作。我们透过多项措施,支持使用本地科技产品及服务。首先,政府透过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的公营机构试用计划,支持各政策局、部门以及公营机构试用本地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的研发成果,促进本地研发成果实践化及商品化。另外,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在二○一九年四月成立智慧政府创新实验室,推动政府部门广泛应用创新科技,并邀请业界参与协助政府部门引入不同资讯科技方案改善公共服务,为本地初创和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商机。
 
  另外,各本地研发中心会进行行业主导及切合市场需求的研发工作,并透过合约研究或特许授权安排等,将技术转移至业界。为鼓励研发中心将基金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商品化,促进技术转移活动,由二○一七至一八年度起,研发中心可保留该些项目所产生的收入,用以进行策略性活动,例如科技及市场分析、研发基础建设、员工发展或实验项目等。
 
注:按照国际指引,自二○一八年统计年度开始,研发设施隐含使用成本的估计数字已被计算入研发开支。
 
2020年12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56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