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质询时间答问全文(二)(只有中文)
*********************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梁美芬议员。
 
梁美芬议员:主席,大家现在都知道香港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做大个饼」,而其中一个就是大家都把眼界放在大湾区。我亦问过很多打算到那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说其实他们更加关心的是除了硬件,因为现在有很多人都很热心建一些办事处但是没有人去。他们很关心软件问题。软件上我都很希望看看特首会否继续帮我们争取?第一当然是资讯流通问题,除了我们常谈及的Facebook,其实大家很想看到香港电视、看到香港报纸。会否在大湾区中,完全在这些强调「一小时生活圈」,即是除了工作圈,更加重要是让他们有生活,他们才肯去工作。另外,他们亦有提及会否用廉租屋的政策,将我们八○年代,即是他们年轻人都一样可以很容易申请按揭,以很低的deposit便可以购买内地的楼,令他们一个年轻的家庭肯去那里发展,会否政府都继续帮我们争取这一件事?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梁议员。当我有时候在公开场合说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是很认真说的,不是口号式说,因为正正如梁议员所说,其实你现在提很多建议我都不会说不可行,因为在大湾区中是有无限机遇。大湾区中要成功一定要创新和有突破,这个中央都知道的,我亦是这样说,广东省书记和省长都是这样说。任何现在议员提出或社会提出能够可以对准这个大湾区发展的目标,即是希望做到一个世界级的大湾区,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之下都能够做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通,亦能做到习近平主席去年七月一日说的──便利港人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都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不逐一回应刚才梁议员所提及的,我相信梁议员除了刚才提及的,还有其他建议,不如把你的建议或各位议员的意见交给我们。我们梳理好,写好了文章后,我一定会向中央争取,亦会亲自向中央提出这些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措施。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陈健波议员。
 
陈健波议员:特首,政府现时表态用填海方法作为主要的土地供应来源,虽然是迟来的春天,但我非常支持,因为这个是一个有承担的表现。有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成员对我说,他说土地好像面粉,房屋好像面包,现时由面粉变成面包要十年、八年,他认为这部面包机已经坏了。现在要填海便要做可行性研究,又要再做规划,又要做公众谘询,再走城规的程序,再向财委会申请拨款,还要假设当时的财委会主席是成功「剪布」才可以开展工程。我想问政府,会否研究怎样可以压缩这个程序使尽快可以有房屋供应?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主席。我相信陈健波议员提这些都是想我顺便赞赞他而已。事实上,在二○一七/一八年立法会年度的财委会可以说是丰收的一年,当然并不单是主席,我想在座各党派议员都真的是互谅互让,现时距离我三月见完各党派后说对于今年能够破过去五年纪录的工程拨款1,700亿元是近岸了。很感谢财委会主席和各位议员的努力,当然包括在卢伟国议员做主席的工务小组委员会。
 
  就如何能够压缩我们香港做建设的时间表,时常都是一个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要平衡社会的意见,当社会越来越民主、越来越鼓励要共议,与市民商讨和收集意见,无可避免会拖慢建设步伐,所以往往我觉得都是要取得一个平衡。你说完全不听意见,我现在自把自为去做,相信亦不能够通过,亦不会得到本议会的支持。所以一如既往,我们都希望能够在社会有一个共议机会,然后返回立法会,希望立法会亦听到市民的声音。但有一些程序真的可以重新看看有没有整合、压缩的空间,我留意到发展局局长在昨日公布卖地时,他都有主动提到现时在发展局里由常任秘书长正领导一个小组,看看我们在有关楼房建设的三个部门──规划署、地政署、屋宇署,有没有方法把他们三套制度尽量整合一下以方便建楼程序,压缩时间,这工作正在进行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黄国健议员。
 
陈健波议员:主席,我想讲多一句。我除了希望特首赞各党各派支援财委会主席使大家做得这么快之外,亦希望特首能够真的要「的起心肝」,真的要做多些填海,尽快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黄国健议员。
  
黄国健议员:主席,香港为了要符合这个环保减排要求,我们的发电改用石油气,那么当然引起成本上升。政府为了关心市民便提出了一个电费补贴,即是纾缓市民在短时间内电费上升的压力,但是有一部分最需要我们支援、最需要我们关心的市民便是劏房户。他们在这一次政府提出来建议的电费补贴中,他们得不到任何补贴。我想请问特首,为什么对这一部分最需要帮助的市民,我们不伸出援手?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黄议员。既然黄议员提到有关昨天环境局局长公布的两电未来五年发展计划,我在此都重申——因为这次这个五年发展计划,整个过程我都有参与及督导——这一次的五年发展计划可以说是近年来最环保的一套计划,最大刀阔斧希望可以达致减排,或者是我们已经订了目标,在一段时间之后要将碳强度遏抑,从而可以对于现时大家很担心的气候变化作出香港的贡献。但做这些工作,例如要换燃油组合、要建新机组,诸如此类,会带来一个资本开支,所以在一个管制计划协议中,亦无可避免要加电费。我们已经同时──往时我们都是做了这个,看看社会上有什么压力,议会有什么诉求,我们才做一些补贴,但这次我们是并行的──我们设计这套3,000元补贴计划,基本上可以满足到香港一半住户,因今次加电费而带来的累积升幅,即是在五年内的累积升幅,我们这3,000元都可以纾缓得到。但正正是黄议员说的那些没有独立咪表分隔的住房,我们不知道怎样可以找到方法帮助他,当然可以叫关爱基金给他现金,但你都听过罗致光局长说,关爱基金如果纯粹给现金劏房户,可能又使租金马上飙升。可以说,在现时这套电费纾缓真是没有一个办法,如果他没有电表,但是其他方法可否考虑,我们都会继续研究。如果各位议员有什么好建议亦请各位提出。不过,现时劏房户面对最大的其实是住房问题,亦是重回土地房屋问题。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郑松泰议员。
 
郑松泰议员:林太,沙中线有十个站,现在有三个站已经确实出现有一个工程问题,更甚的是涉及工程造假。我明白政府在六月十一日成立的调查委员会是要调查红磡站,但明显土瓜湾站、会展站亦有相继的工程问题,而在那个过程里运房局局长和政府当局似乎对于那个工程的监管,当中那个安全,以一个人命攸关的工程,现在完全令市民非常担心,亦令市民认为我们香港政府由基建也出现一个腐败和贪腐的情况,所以我想问的就是,林太,你认为陈帆局长他作为运房局局长之首,他是否需要好像二○○○年公屋短桩事件一样效法陈䓪鸣要引咎辞职下台?谢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郑议员,就沙中线引起关注的工程问题,有两方面我刚才都回应了。第一,我们是以安全为先,所以就红磡站成立由法官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没错,它调查的切入点是红磡站扩建部分有关月台层的问题,职权范围当然要等行政会议通过,但职权范围会包括刚才你提及的港铁如何监督、项目管理、风险管理,诸如此类,包括工地施工我们都要看,亦包括政府本身的监察和管制制度,换句话说,都会看运房局和路政署在监管这些铁路项目方面的工作。第二方面的答覆是我们不是对于另外那些站,今日就是土瓜湾站和会展站,难保明天、后天又会有另一个站被报道是有问题,所以每一次有这些问题,我们也会彻查,都要要求港铁提交报告,港铁的报告亦由部门去看,部门看完后亦会向大家交代。我刚才才预告运房局局长将会在稍后召开的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向大家汇报就土瓜湾站、会展站收到的港铁报告,出现了什么情况,跟着会做什么跟进工作。如果大家对于这些回覆有其他意见,我们会再积极考虑大家提出的意见,如何确保这些受广泛报道或者引起社会关注的工程事宜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范国威议员。
 
范国威议员:特首,你阁下上星期就向传媒声称要透过填海、靠填海才能解决香港土地问题,更加声言不会等土地专责小组的报告,你自己在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便会交代未来土地发展蓝图,这个其实令人质疑你尝试透过长官意志凌驾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现正进行的土地大辩论,但我想告诉你,你的长官意志其实脱离民情。为什么这样说?环保团体环保触觉这星期委托了港大民意研究调查中心做了一个民意调查,有三成受访者,即是香港人,并不相信填海是解决香港房屋问题的一个方法,相反大比数,分别有超过六成和五成的受访者认为——第一,发展新界棕土;第二,限制非本地居民买楼;第三,削减单程证数目,才是最有短效并在短期内纾缓香港房屋问题的方法。所以,特首,我想问你的问题是现时的土地大辩论又或者政府的方向是只处理供应、不处理需求,香港地少人多,你会否将人口政策作为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选项?连同限制非本地居民买楼以及发展新界棕土作为选项让市民选择?与填海及发展郊野公园并排,让市民选择、接受是否处理现在香港土地发展和房屋问题的选项?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第一,范议员,我没说过填海是唯一一个方案,但如果我们看土地供应不是只看目前,是看一直几十年后,我的看法是认为无可避免要有大幅填海才可以提供到长期的土地供应。你提的棕土也是一个选项,不过大家亦不要认为开拓棕土作房屋发展很容易。我听到有些意见说棕土现时有些经济活动,很容易,你将经济活动搬去另一处,这块地便可以用来建楼。那么我去哪里找地去承接这些今日在棕土里香港经济有需要的活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希望社会聚焦谈土地供应。我听到你和你的支持者长期都是从人口政策入手。如果从人口政策入手就更加应该开拓更加多土地,因为今日香港人口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人口极速老化。这并不是怪老人家太多,而是事实上我们需要有能力去支持香港持续经济发展是要有这个人口。单程证根本是一个家庭团聚的制度,我相信范议员都有怜悯心,怎么可以不让别人家庭团聚?多谢主席。
 
2018年7月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26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