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二题∶姊妹学校计划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郭玲丽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的书面答覆:
 
问题:
 
  在「姊妹学校计划」(该计划)下,香港有不少学校与内地城市的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姊妹学校透过交流和合作,加深学生认识内地与香港的文化,推动提升教育素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现时本港学校与内地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的数目为何,并按学校类别(即中学、小学及特殊学校)及其资助类别(即公营、直资及私营)以表列出分项数字;

(二) 过去10年,每年成功申请该计划津贴的学校数目,以及学校运用获批津贴筹办的活动数目和类别为何;及

(三) 会否考虑把该计划的资助范围扩展至涵盖国际学校;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教育局于二○○四年推出姊妹学校计划,鼓励香港与内地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让学生扩阔视野,培养他们的国民身分认同。计划为两地学校提供一个专业交流平台,透过在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等多个层面进行丰富多元的相互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共同提升教育素质。教育局一直积极推动姊妹学校计划,为本地公帑资助学校提供额外资源及专业支援。
 
  就郭玲丽议员的提问,现回覆如下:
 
(一)为扩大姊妹学校的网络,行政长官于二○二二年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宣布,教育局会在二○二三年年底前,在当时有约780所香港公帑资助学校与内地学校缔结超过2 100对姊妹学校的基础上,增加10%参与姊妹学校计划的香港学校至共约860所,教育局已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学校所提交的资料,截至二○二四年五月,共有935所上述的本地学校与内地学校结为2 933对姊妹学校。相关分项数目表列如下:
 
学校类别 已缔结姊妹学校的本地学校数目
(注一)
姊妹学校对数
公营学校
(注二)
直接资助计划学校 总数
中学 366 57 423 1 406
小学 434 20 454 1 411
特殊学校 58 不适用 58 116
 
注一:由于姊妹学校计划津贴未有涵盖本地私立学校,教育局没有相关数字。
注二:公营学校包括官立、资助及按位津贴学校。
 
(二)为支援本地学校策划和进行与内地姊妹学校的交流活动,教育局由二○一八/一九学年起,为与内地学校缔结成姊妹学校的本地公营及直接资助计划学校(包括特殊学校)提供经常津贴及专业支援。二○二三/二四学年的姊妹学校计划津贴额为每校约十六万三千元。过去学年获本局提供津贴的学校总数及相关开支按学年表列如下:
 
学年 申领并获发津贴的学校总数
(注三)
津贴开支
(百万元)
二○一八/一九 634 93.25
二○一九/二○ 662 102.42
二○二○/二一 665 103.72
二○二一/二二 727 112.83
二○二二/二三 830 129.31
 
注三:只显示有申领有关津贴的学校数目。有个别学校缔结了内地姊妹学校但没有申请津贴。
 
  教育局会协助本地学校与内地学校缔结成为姊妹学校及提供专业支援,例如协调缔结安排、举办交流活动、进行学校探访、定期举办分享会推介姊妹学校交流的良好做法,并委托服务承办商,就交流活动安排为学校提供意见及支援,以推动两地学校作多角度及更深层的专业探讨和多元协作,提升姊妹学校交流的质与量,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以及加强师生对内地的认识和了解。
 
  一向以来,学校按校本发展需要,与其姊妹学校安排在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层面的交流活动(例如学校探访、学生活动、讲座、教学示范、评课、视像交流和经验分享等)。学校可自行在其网页或透过其他渠道公布缔结姊妹学校及活动的详情。我们并没有要求学校提供所有交流详情,所以未能提供有关活动数目和类别的分项资料。
 
  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化,除到访内地姊妹学校外,亦可透过线上交流,在学校管理、教师及学生方面多个层面相互学习,交换经验与心得。我们鼓励姊妹学校延续良好经验,继续发展线上交流,以便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即时的互动和分享;同时积极安排实地交流活动,让师生亲身体验当地文化及认识祖国。
 
(三)现时姊妹学校计划津贴并不涵盖私立学校(包括国际学校)。私立学校以自负盈亏、市场主导及运作自主的原则营办,须自行承担所有营运开支,政府不提供经常资助。故此,姊妹学校计划津贴并不适宜扩展至涵盖私立学校。教育局会继续鼓励私立学校(包括国际学校)按校本情况及需要,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识中国历史及文化,扩阔学生视野。
 
  展望将来,教育局会继续鼓励本地学校参与姊妹学校计划,包括透过不同模式为学校提供专业支援,搜集和推广良好经验,鼓励更多两地学校藉姊妹学校计划互相交流。
 
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41分
即日新闻